栓劑藥物吸收途徑與影響吸收因素
栓劑腔道是治療肛門和陰道的藥物,幾千年來,隨著醫學的發展,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栓劑并不局限于局部。藥物經直腸吸收仍具有全身效應,本文將對中藥栓劑的全身效應進行描述。
1.栓劑制劑的特征
與口服制劑相比,栓劑作為全身療法具有以下特征:
?、偎幬锊粫蛳?pH值和酶的損傷而喪失活性;
?、趯ξ刚衬び写碳ば缘乃幬锟梢酝ㄟ^直腸給予,使其不會受到刺激;
?、鬯幬镌谥蹦c內的吸收,不像口服藥物被肝臟的首過效應所破壞;
?、苤蹦c吸收的干擾因子低于口服
?、輰τ跓o法吞服或不愿意吞服片、丸、膠囊的患者,特別是嬰幼兒,可以使用本方法;
?、迣I吐病人的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方法。
栓劑治療的最大缺陷是其應用不如口服;與片劑、膠囊劑相比,栓劑的生產成本較高,生產效率較低。
2.栓劑的吸收途徑及對吸收的影響
?、偎幬锏奈眨嚎诜?,通過門脈進入肝臟,在肝內進行代謝,因此,大部分藥物都會減弱藥物的藥效。在注射栓劑的過程中,通過兩種方法來進行藥物的吸收。
通過直腸上靜脈,經門脈進入肝臟,在經過代謝后,從肝進入大循環;第二種方法是從直腸下靜脈、肛門靜脈進入大循環。醫術。育網收集和整理
結果表明,隨著栓劑插入肛管的深度越接近于直腸底部,栓劑中的藥物在吸收時不經過肝內的劑量也越大,其位置應該在距離肛門2 cm的位置。通常,直腸內注射大約50%-70%的藥物不經過肝臟而直接進入大循環。由于陰道周圍的血管都連接著大循環,因此陰道內的藥物吸收更快,而且由于不經過肝臟,效果更好。另外,還有一些研究表明,淋巴系統在直腸內吸收藥物的作用與血液的作用差不多。因此,在直腸淋巴系統中,還可以通過栓劑來進行藥物的吸收。
?、谥蹦c吸收與其它方式的對比:因不同的藥物類型導致了直腸的吸收。曾經有學者對一些茶堿類藥物的吸收進行了對比,發現在直腸前30分鐘內,保持灌腸和靜脈內注射具有類似的作用。與灌腸相比,肛門栓劑的吸收速率明顯低于灌腸,表明制劑和載體、藥物性質的差異會影響到主藥的吸收。
基質對藥物的影響:將栓劑引入體內后,首先要將藥物從基質中排出,再將其分散或溶于分泌液中,以達到吸收或療效;相反,效果會持續很長,而且很慢。但是,由于基質的特性,其釋放速率有很大差異。
表面活性劑的功能:試驗表明,表面活性劑可以提高藥物的親水性,促進藥物進入分泌,從而促進藥物的釋放。但是,表面活性劑用量不能太大,會在分泌物中產生膠團等,從而降低吸收率;因此,表面活性劑用量一定要合適,否則會產生反作用。醫術。育網收集和整理
3.栓劑中的用藥量
對于栓劑的用量,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,通常被認為是口服的,或者是1.5-2倍;毒藥和劇毒藥物的口服用量不宜超過。但是,正確的直腸給藥劑量和栓劑的大小、形狀和基質的選擇要視其物理狀態、溶解性和分布因子等物理特性和基質的特性(如熔點、溶解性、表面活性)等因素決定。